> 文章列表 > “可但忘朝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可但忘朝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可但忘朝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可但忘朝饥”出自宋代裘万顷的《题余仲祥松斋》。

“可但忘朝饥”全诗

《题余仲祥松斋》

宋代 裘万顷

芳妍桃李场,纷趋欻成蹊。

长松坐偃蹇,遂尔不见知。

平生异时人,不与俗转移。

萧然尘埃中,擅此丘壑奇。

窗空境逾清,四壁风来吹。

抱琴揖苍髯,喜气掀两眉。

臭味既与同,相亲不相违。

直期阅岁寒,可但忘朝饥。

斯正如乃翁,过处更过之。

直比千丈干,历落不受羁。

只恐大厦成,梁栋各有施。

出处初何心,山灵勿疑渠。

《题余仲祥松斋》裘万顷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题余仲祥松斋》是宋代裘万顷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芳妍桃李场,

纷趋欻成蹊。

长松坐偃蹇,

遂尔不见知。

平生异时人,

不与俗转移。

萧然尘埃中,

擅此丘壑奇。

窗空境逾清,

四壁风来吹。

抱琴揖苍髯,

喜气掀两眉。

臭味既与同,

相亲不相违。

直期阅岁寒,

可但忘朝饥。

斯正如乃翁,

过处更过之。

直比千丈干,

历落不受羁。

只恐大厦成,

梁栋各有施。

出处初何心,

山灵勿疑渠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描绘了裘万顷的居所——余仲祥松斋的景象和他在其中的心境。诗人称这个地方是\"芳妍桃李场\",指的是花草树木繁盛的美景,吸引了许多人来此,形成了一条繁忙的小径。长松树静静地矗立着,似乎对周围的喧嚣毫不在意,不与世俗所动摇。裘万顷自称是与众不同的人,不随波逐流。他在尘埃纷扰的世界中,独自占有了这片独特的山水之地,显示出他的个性与才情。

诗人描述了松斋的清幽景致,窗外的景色宛如超越了现实,四壁的风吹拂着,带来了清新的气息。裘万顷举起琴来,向坐在苍髯石上的山神行礼,他的喜悦之情展露无遗,使他的双眉高高扬起。他与山神一同共处,没有任何矛盾,彼此相亲而不相违。

裘万顷直言自己期望逃离岁月的寒冷,忘却尘世的饥饿。他与这个世界不同,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,超越凡俗。他比喻自己与千丈高的松树相比,历经风雨却不受束缚。他唯一担心的是,大厦建成之后,梁栋结构各有安排,可能会破坏了这片奇特的山水。最后,诗人解释了他最初选择这个地方的心意,他说这里是出于一颗心灵的初衷,请求山神不要怀疑他的真诚。

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,通过描绘裘万顷的居所和他的心境,展示了他与世俗不同的个性和追求自由的态度。通过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形象,表达了诗人对于独立自主的追求和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