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入山种桃花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入山种桃花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入山种桃花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入山种桃花”出自宋代黎廷瑞的《庚寅秋病得语不复诠次名曰感怀》。

“入山种桃花”全诗

《庚寅秋病得语不复诠次名曰感怀》

宋代 黎廷瑞

祖龙制八极,法令如乱麻。

儒冠委秋山,王燄明朝霞。

所以武陵人,入山种桃花。

如何东陵侯,苟此旦暮华。

堂堂炎汉叟,却种青门瓜。

舒卷迷大运,千古为悲嗟。

《庚寅秋病得语不复诠次名曰感怀》黎廷瑞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庚寅秋病得语不复诠次名曰感怀》是宋代黎廷瑞的一首诗词。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、社会秩序混乱的感慨,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命运的比喻,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愁和对时代的思考。

诗意赏析:

这首诗词以祖龙制八极、法令如乱麻的开头,直接揭示了时代的动荡和社会秩序的混乱。接着,儒冠委秋山、王焰明朝霞的描写,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。这里,儒冠和王焰代表有才能和志向的人,他们在动荡的时代中,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格和追求。而\"武陵人入山种桃花\"则表达了普通人的生活追求和对平静幸福的向往。

接下来,作者以\"东陵侯\"来代指统治者,表达了对于统治者只关注权力和享乐的不满。\"苟此旦暮华\"意味着统治者只追求短暂的荣华富贵,而忽视了更深远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。\"堂堂炎汉叟\"则指的是有智慧和经验的长者,但他却只种植一些琐碎的青门瓜,形容了有才华的人在乱世中无法发挥自己的价值,被迫屈服于时势。

最后两句\"舒卷迷大运,千古为悲嗟\"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的深深忧虑。\"舒卷迷大运\"意味着历史的进程被扭曲和迷失,而\"千古为悲嗟\"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局面对后代的影响和悲哀。

总体而言,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命运的隐喻,抒发了作者对于时代动荡和社会秩序混乱的担忧和思考,以及对于个人追求和价值的思索。同时,通过对统治者和有才华的人的描绘,突显了社会的不公和对于个体命运的束缚,以及对于历史走向和后代境遇的忧虑。